中科院原研究员:不要高估中文的国际地位

     我们常会听到类似关于汉语的预测:“中文20年后会成为国际语言。”人们不会问20年是怎么推算出来的,往往先会喝彩。据我所知,1956年就有名家如此宣称过,也同样赢得过喝彩。这种很容易获得喝彩的断言到2028年会不会变成现实呢?现在看来,难度还很大。

 

     其实,“国际语言”的定义可以有狭义和广义。按照狭义,早在1946年,中文就取得了联合国官方语言的“国际语言”地位,何必还要有人说“20年后” 呢?但是,如果按照“国际语言”的广义理解,即世界范围内通用的书面语和口语交际工具,那中文到底还有多远呢?

    先看中文在联合国的地位。作为联合国六大官方语言之一的中文,在联合国的处境一直非常尴尬。依据联合国大会“议事规则”的规定,联合国散发的文件应以6种官方语言(英、法、俄、中、西班牙和阿拉伯语)并存。但是,由于在联合国成员中几乎只有中国使用汉语,汉语在联合国内的使用频率和流通率最低,人们常用的还是英语和法语。联合国总部三层是新闻媒体资源中心,那里的新闻稿甚至安理会报告,基本上都为英文,其次为法文,鲜有中文资料。<--Element not supported - Type: 8 Name: #comment-->

    与汉语遭遇的尴尬相比,世界上还有一些语种正加紧为列入“联合国官方语言”而努力。2007年4月,印度外交国务部长夏尔马即表示,印度应努力使印地语早日成为联合国官方语言。此外,德语、葡萄牙语也不能低估。如果印度、德国、巴西、日本等4国成为常任理事国,那么印地语、德语、葡萄牙语、日语也会成为联合国官方语言或工作语言。

    据一份联合国调查和统计资料,多年来实际使用的“世界十大语言”排行榜依次是:英语、日语、德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韩语、阿拉伯语、汉语、葡萄牙语。汉语在世界上只排在第9位,甚至落在西班牙语、韩语和阿拉伯语之后。

    有人认为,汉语应该排名第一或第二,因为世界上使用汉语的人数最多。这是思维定式造成的误解。使用印地语的人口,很可能赶上或超过中国人。但是,上述排行的根据一是世界上这种语言的使用情况、通用的范围;二是在国内国际受重视的程度;三是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交流中的使用频率等原因。

    有些人还认为,中文没有语法,象形字的特点使老外一看就能猜出意思,比英语发音容易,发音音节也要短得多,这些都使外国更容易接受中文。这可能又有些一厢情愿了。笔者曾经在北京一所大学教过几年汉语,学生来自欧、美、日、阿拉伯、印度等各个国家。所有的外国留学生都体验到:“学中文非常难!汉语的声调发音很难,学写汉字最难!比学俄语、阿拉伯语还要难!”许多外国人公认:“学汉语汉字,唯一的办法就是到中国本土。自学英语、法语很容易,但要自学汉语,基本不可能。”

    在美国和欧洲,甚至在东南亚,华裔第一代当然用中文;但是第二代就大多只会说汉语(母语)不大会写汉字;到第三代,基本上不会中文(汉语和汉字)了。这不是“不爱国”或“忘祖宗”的问题,而是汉字与其他相比确实非常难学!很少有外国人会熟练地在电脑上打汉字,更少看到老外能够熟练使用“五笔字型”拆汉字,而我们打英文却很容易。凡此种种,并不是说学中文没有前途,而是在提醒我们自己,不必高估汉语的国际地位,也不必过于乐观地以为中文会轻易地战胜英文。

About this Entry

This page contains a single entry by published on March 27, 2008 7:54 PM.

海口发现罕见绝版人民币 面值三元 was the previous entry in this blog.

衰老从脚趾开始 脚趾甲苍白可能身体贫血 is the next entry in this blog.

Find recent content on the main index or look in the archives to find all content.